Ads 468x60px

行動世紀大戰的新聞處理和內涵

2012-09-01 uploaded by TS8 team
【編按】這幾周來3C界的頭等大事,應該就是蘋果與三星之間的專利訴訟案了。針對這個事件,我們特別請陳彥豪老師抽空與TS8團隊作了電話討論(陳老師堅持不是「訪問」),這才發現事件本身有非常多可以談的地方,其中還包含目前臺灣地區媒體每況愈下的報導品質 ><TS8現在就把「討論」記要分享給大家!

******* ******* *******

Q: 請老師先談一下對這個事件的整體看法!

A: 這次「蘋果、三星之間的專利訴訟案」有很多點可以談,但是我們先來看臺灣地區在這個事件上的新聞,可以說是錯誤連連,請各位回到單位上時,協助各自的媒體對於一些關鍵性的資訊作說明和更正。

我舉幾個例子:

一、三星在與蘋果的專利訴訟上大敗!

這是目前大部分媒體的報導主軸。但這是錯的!

目前蘋果與三星之間在全世界各地所進行的「專利訴訟案」至少有三十多件。最近大家所看到的這一則對三星不利的消息,只是在美國「加州地方法院」陪審團所作出的「判決建議」,而這個「判決建議」還沒有經過法官的確認(雖然承審法官完全推翻陪審團建議的可能性不大)。所以,媒體上以非常肯定的語氣來報導「三星大敗」,是犯了新聞資訊「呈現」與「判斷」上的錯誤。或者說,是「以篇概全」得太過份。

事實上,類似的法律訴訟目前也正在南韓進行,而南韓法院目前初步的裁決對三星比較有利,否定了蘋果對三星侵權的指控。當然,仔細看一下內容,會發現南韓法院對蘋果與三星各打五十大板,裁決指出蘋果與三星都有抄襲對手創意或侵害對方專利的情事出現,而且法院還對多款舊型的蘋果與三星智慧手機裁定「禁售」。

影音:隨著專案訴訟的進行,三星最近的設計風格已經明顯在擺脫「蘋果風」

另外,蘋果與三星的專利訴訟也正在英國倫敦進行,初步的判決是三星勝訴、蘋果敗訴。

二、「判決結果在九月二十日就可以確定,三星要對蘋果支付十億美元的罰款,這將重創三星」。

錯!首先,這場專利訴訟還有得打!前面說過,這場訴訟目前只是在「加州地方法院」進行,判決即使維持陪審團的決定,難道三星不會上訴嗎?目前來自業界的消息是:三星肯定會上訴,最終會由聯邦巡迴上訴法院裁裁定(Federal Circuit,美國的最高法院通常不會受理類似的爭議)。所以,現在要說三星一定輸,而且一定會付出十億美元,真的是言之過早,因為商業訴訟再上訴的結果,通常會改變「罰款或賠贘」的金額。如果最後三星真的理虧,也會以類似「不符比例原則」的理由,盡全力降低賠贘金額。當然,在上訴之後,賠贘金額也有增加的可能。

九月二十日其實只是法官確認陪審團裁決建議的日期而已,離真正的「全案判決確定」真的真的還十分遙遠。

另外,即使三星最後必需要付出十億償金,這會對三星造成重創嗎?

應該也不會!

南韓人是這麼描寫三星的:在南韓,你(妳)的一可以過一種「三星生活」,你(妳)在三星所投資的醫院出生、在三星所投資的學校受教育、之後在三星上班、開三星的車子、住三星所投資的住宅社區、看三星的電視、用三星的手機、家中的洗衣機、電鍋、水壼也都是三星的、退休後住進三星的安養中心,然後在三星的安養中心過世。

說了一大串的用意是啥?是在說明三星的事業龐大,行動3C市場雖然對三星愈來愈重要,但根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的估算,這十億美金只占三星一年淨營餘的百分之四。這叫重創三星嗎?可能太小看三星了吧?

Q: 這一系列訴訟的判決結果有「民族情緒」在嗎?

A: 影響法律案件判決結果的關鍵是舉證與採證。這次加州地方法院採證的重點之一,是三星所生產的行動電話的款式與功能,在iPhone「出現前」與「出現後」有明顯不同,這「坐實」的三星抄襲蘋果的假設(請注意,我對「坐實」這兩個字是有括號的!)。另外,陪審團也認為,三星在「兩指觸碰放大(Pinch-to-Zoom)」、「點擊放大(Tab-to-Zoom)」、以及「網頁觸底畫面彈回(Bouncing Back)三項功能上,有抄襲iPhone之嫌(當然,目前市面上由HTCRIMNokia所生產的系列機種也都有類似的問題,不只是三星)。當然,相對於iPhone在介面上的一貫性設計(開機後就是排列整齊的App圖示或是資料夾),Android陣營的改變是很大的,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兩家所提供的影音

目前蘋果與三星之間的專利訴訟案很多,而且即使是針對同一個功能的爭議,蘋果律師團還會傾向採用不同的切入點進行訴訟,這當然是一個經過整體規劃的訴訟策略。但如果單單就美國與南韓在「蘋果 vs. 三星」訴訟上有很不同的初步判決結果來看,我沒有辦法完全排除「民族情緒」的因素。

這方面還有一點可以提。韓國媒體這次在「蘋果 vs. 三星」訴訟上的報導似乎很「淡定」,「立場親美」與「立場反美」的媒體各自在受訪者上都作了小心的選擇,但在此同時韓國社群網站上的鄉民反應是群情激憤的。媒體是在「反映輿論」或是有意在「控制、引導輿論」?這關乎媒體存在的使命和價值。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命題,是不是?

(待續)

編按:目前本服務為「試播」階段。
如果您有任何建議,請使用 kjproject.hv@gmail.com與我們的團隊連絡!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請各位不吝提供寶貴意見!